「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。」—— 曹雪芹

蘇州在1928年設立市政府,後於1930年撤銷市級政府,改為吳縣下轄區劃。(《蘇州志略》第10頁)

閶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西中市路136號,坐标为(31°10'N 120°36'E)

《老蘇州》這本書認定那張照片係1944年拍攝,但未給出其他信源。

1938年3月日本政府策劃設立「中華民國維新政府」作為傀儡政府,其統轄範圍包括江蘇日佔區。由此可推知,閶門於1936年修葺後,不到2年時間變落入傀儡政府手中。

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,至1937年7月之前,國人就已多次表達對日作戰情緒,但蔣介石認為時機尚不成熟遲遲不願應戰,黃仁宇在其作品《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》中提道,“蒋在1937年2月5日接见《大公报》之张季鸾及《申报》之陈景韩亦提及整理军政,延揽各省人才,由近及远,尚需三年至五年”。

據此來看,如果「倒蔣」橫幅批蔣介石「禍國殃民」是指他遲遲不願對日作戰,則其時間應該在1937年7月七七事變之前,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,中國雖未立即宣戰,但正規軍已經參與對日作戰,對蔣「禍國殃民」的批判不再紮實。1944年,或至少在日偽政府統治期間,日方雖然不會將蔣視為朋友,但「倒蔣」橫幅批評蔣的隱含意是為了鼓動抗日,因此這類「倒蔣」橫幅不可能為日本當局所容許。

綜上,筆者初步判斷無字版的照片是原作,而帶有 Soochow 水印的是經修改過的照片。